![]() |
领导关怀 | 学校简介 | 行政管理 | 教学管理 | 教研教改 | 学生管理 | 招生就业 | 党团工作 | 教学平台 |
日期:2013-12-09 | 阅读:5662 |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药剂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和行业从事药品生产、营销、应用和药学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药剂专业各类工作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有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今后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好基础。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药学、医学、工程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药剂学等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生产、营销、应用和药学服务的基本能力。
3.熟练运用药学等专业知识处理实际工作问题,初步具有全面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剂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一定的参与药事管理和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能力;能够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用药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8.具有良好的药学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0.具有初步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2.专业学制 3年。
3.时间分配 第1学期入学教育和军训l周,教学16周,复习考试1周;第2-3学期教学19周,复习考试1周;第4学期教学15周,临床见习4周;第3学年42周,其中毕业实习39周,长假2周,毕业教育1周。
4.学时安排 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 由5种课程类型构成: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项实践课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实习。
2.学分计算
(1)必修课程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毕业实习。必修课程(毕业实习另计)17-20学时计1学分。
(2)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每门选修课程按周时数计学分,共计7学分。
(3)毕业实习(含见习)以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计学分,共计56学分。
五、教学课程内容要求
【基础课模块】
1.德育(144学时)
主要内容是职业道德、哲学与人生基础、卫生法律法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学基础等知识,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具有法制观念,能对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体育与健康(74学时)
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语文应用基础(74学时)
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4.英语(74学时)
主要内容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
5.数学应用基础(34学时)
主要内容为药剂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在药剂专业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6.信息技术基础(80学时)
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
7.物理应用基础(34学时)
主要内容为药剂专业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在药剂专业工作中应用物理知识、学习后续课程的能力。
8.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102学时)
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两部分。无机化学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合物主要性质和用途等以及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化学基础主要内容是有关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基本理论。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9.解剖生理学基础(136学时)
包括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两部分。解剖学基础主要内容是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生理学基础主要内容是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10.有机化学(80学时)
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本专业有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旨在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1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40学时)
主要内容是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具备药剂专业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12.生物化学基础(40学时)
主要内容是人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与调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药剂专业必需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专业课模块】
13.药用植物学基础(60学时)
主要内容是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及主要类群。旨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显微构造和分类的基础知识和药用植物分类鉴别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14.中医药学基础(60学时)
主要内容是药剂专业必需的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中药用药禁忌、汤剂煎服法等实用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及中成药应用;具备正确理解及运用中医药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15.天然药物学基础(60学时)
主要内容是常见天然药物的名称、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定、化学成分、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天然药物真伪优劣的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常用天然药物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为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16.天然药物化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内容是常见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等。旨在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17.药物化学基础(60学时)
主要内容是常用化学药物的制备、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等。旨在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18.药物分析(110学时)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旨在使学生能够按照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对药物及制剂进行质量鉴定,对药物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进行观察、检测与养护,以确保药物的疗效与安全,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19.药剂学(170学时)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物制剂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剂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0.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140学时)
包括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基础两部分。药理学主要内容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药物治疗学主要内容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一般原则和基本治疗方案,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1.药事管理学(45学时)
主要内容是药事管理相关基础知识、我国药事管理体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生产、使用、经营等方面的药事管理。旨在使学生具备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2.疾病概要(80学时)
主要内容是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常见疾病的概况和治疗要点。旨在使学生能对临床常见疾病有概要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3.药品市场营销学(45学时)
主要内容是在买方药品市场条件下,卖方根据顾客需求,制定营销策略,组织市场营销活动,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动态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为从事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4.医院药学概要(45学时)
主要内容是医院药学机构开展药品供应和质量控制,提高医院药学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医院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药品质量控制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技能,了解一定的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知识,为开展医院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5.医院药剂综合技能训练(45学时)
主要内容是进行调剂、制剂检查等基本操作的强化训练和根据实际岗位需要的综合应用技能训练。旨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医院药剂专业方向的各项基本操作,具有符合岗位需要的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为胜任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选修课模块】
选修课程 | 周时数 | 总学时 |
1.心理学 | 2 | 34 |
2.人际沟通 | 2 | 40 |
3.中药炮制技术 | 3 | 45 |
4.营养与膳食指导 | 2 | 40 |
5.GMP与GSP概述讲座 |
|
|
六、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一)时间分配
第四学期安排4周教学见习。第五、六学期毕业实习为39周,具体安排如下:
西药房8周,中药房3周,普通制剂室3周,无菌制剂室2周,药库3周,社会药房20周。
医院实习原则上选择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二)目标要求
1.了解药剂专业工作的职业性质、基本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工作场所布局特点。
2.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技巧,理解药剂工作与其他医药卫生服务工作紧密配合的重要意义,在专业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
3.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律,具有保护个人和集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4.具有正确、规范、熟练地进行药剂专业基本操作和各专业方向基本操作的能力。
5.对于专业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解决和处理。
6.具有一定的参与处方讨论、质量监控、工艺改进、方案设计的能力,初步具备药剂各专业方向的研究思维能力。
7.掌握处方等药剂专业文件的书写格式和规范要求,初步具有保存、管理各类专业档案,物流和财务账目的能力。
8.了解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和药品生产营销部门的管理经营模式和特点,初步具有协助、参与管理的能力。
9.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能够参与开展合理用药宣传等药学服务工作。
10.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掌握药剂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学会使用、保养新设备和新仪器。
七、考核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毕业实习课三种,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
2.必修课的考核分考试和考查2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考核时,可补考2次。
3.选修课的成绩评定原则上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个别科目根据需要可采用百分制,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1次获取学分。
4.药剂学、药物分析、各专业方向的综合技能训练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单列。
5.毕业考试课程为: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基础、药物分析、药剂学。
6.药剂专业学生必须获得必修170学分及以上,同时通过毕业考试,准予毕业。